永上特材有限公司是一家集不鏽鋼及高温耐蝕鎳基合金、管件、無縫鋼管生產、銷售、以及高新產品研發為一體的不鏽鋼製造企業。公司產品廣泛應用於軍工、電力、船舶、航空航天、動車、高鐵等領域,其中,耳熟能詳的神舟系列載人飛船、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北斗導航衞星等航空航天項目都有永上特材參與的身影,衢寧鐵路上的“綠巨人”動車剎車管正是由永上特材訂製,目前其佔據了中國動車、高鐵剎車管市場份額的8%。
如今,永上特材已經在業內取得了不俗的成績,2019年,還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但在幾年前,該公司還只是年產值1200萬元的“落伍”小廠。
永上特材總裁張光金和董事長鄧志堅曾在北京、天津等地經營不鏽鋼產業多年,受省“浙商迴歸”號召和遂昌縣利好政策吸引,2016年,永上特材摘牌大橋工業園區舊廠區進行“騰籠換鳥”。
“我們以前只做不鏽鋼管,但如今不鏽鋼管成了遍地都是的‘大路貨’,產品不升級,企業是做不久的。”在鋼管行業摸爬滾打了30多年的張光金決定以新廠為新契機,轉型升級製造特材特鋼。
“公司轉型升級的決心很大,每年按照產值的4%投入研發費用。”趙福利介紹説,公司研發費用最初只有幾十萬元,今年已超1200萬元,明年開始的3年內,單是智能化無人工廠就將投入2300萬元以上,“幾十年來,我也陸續在國內外眾多企業任職過,但這麼不惜代價搞研發的魄力並不多見,也正是永上特材這種幹事創業的精神吸引了我。”
2016年開始,永上特材積極爭取到了與哈工大、兵科院等名校大院的合作,並優質高效地完成了中國空間站與北斗衞星導航系統中各類小批量特殊不鏽鋼管的製造任務。
2018年,永上特材管研究所成立,目前擁有38位技術人員。兩年間,共開發4項發明專利、19項實用型專利、8項省級新產品新技術,並參與國家鋼管行業標準制定6項。
“以前耐蝕鎳基合金等特材只有歐美國家能製造,國內需求基本依賴進口,如今我們造的耐蝕鎳基合金不僅能滿足國內需求,還能出口國外。”趙福利説。
近兩年,永上特材經各船級社機構認證公司認證,還陸續拿下中、德、英、美、法等全球十大船級社中的八家認證書及美國API石油協會的現場認證。“如果疫情形勢轉好,國外市場打開,兩項認證可為永上每年增加過億的產值。”張光金説。
轉型升級拓發展,科技賦能造產品,永上特材生動演繹了小廠逆襲,逐夢未來的故事。2016年,永上的年產值為1200萬元;2017年,年產值8000萬元;2018年,達到1.8億元;2020年,雖受疫情影響,仍達2.3億元;2021年預計突破4億元。